落實推動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
- 發布日期:
- 發布單位:移民事務組‧移民規劃科
- 資料點閱次數:7694
- 更新日期:2025-04-30
「聯合國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 (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以下簡稱ICERD),於1965年12月21日由聯合國大會通過,並於1969年1月4日生效。我國則於1966年3月31日簽署,1970年11月14日批准,1970年12月10日存放,並自1971年1月9日起對我國生效。依據總統府人權諮詢委員會107年9月21日第33次委員會議決議,為落實ICERD精神,請本署規劃完成首次國家報告之研提及國際審查等相關事宜,並據以落實推動ICERD相關配套工作。
二、推動情形
(一)訂定「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推動計畫」:
行政院於109年5月8日核定消除一切形式種族歧視國際公約推動計畫(下稱ICERD推動計畫),作為規劃辦理ICERD推動之依據。依據該計畫,首次國家報告訂於ICERD推動計畫實施日起3年內提出,其後國家報告之推動期程,訂定每4年提出1次國家報告,並辦理報告之國際審查會議。
(二)設置「消除種族歧視推動小組」:
1.行政院於109年5月8日另核定「行政院防制人口販運及消除種族歧視協調會報設置要點」修正案,會報由行政院政務委員兼任召集人、內政部次長兼任副召集人,另由行政院就司法院代表、相關部會副首長,以及專家、學者代表等人員派(聘)兼任委員。
2.行政院防制人口販運及消除種族歧視協調會報下設置「消除種族歧視推動小組」,以作為ICERD相關執行措施之督導及協助,以及ICERD之研究、審議及諮詢等事項。
(三)目前辦理情形:
1. 法規檢視:109年成立法規檢視工作小組,迄今計召開10場法規檢視工作小組會議,聚焦討論並彙整涉違反ICERD之中央法規後,提「行政院防制人口販運及消除種族歧視協調會報」(下稱協調會報)報告,目前依會議決議持續滾動檢討中。
2. 宣導教育:110年辦理種子人員培訓,並將培訓課程製成數位教材,置於e等公務園及本署官網ICERD專區供下載瀏覽。另為瞭解國人及在臺外籍人士對我國種族問題之看法,於111年特別製作ICERD實地街訪影片,期能提高公約能見度;復於112年製作認識ICERD中、英文版動畫短片,以案例情境介紹ICERD條文釋義及應用,並上傳Youtube等社群平臺宣導。
3. 國家報告:111年開始首次國家報告撰寫,同年8月至9月召開4場次首次國家報告民間團體諮詢會議,於111年12月14日辦理首次國家報告發表記者會。
4. 國際審查及追蹤管考:112年6月邀請4名國際審查委員(國籍分別為奧地利、紐西蘭、日本、加拿大)成立國際審查委員會,8月至11月間國際審查委員就首次國家報告及民間團體平行報告進行書面審查;113年4月22日及23日召開ICERD首次國家報告國際審查會議,113年4月26日舉行結論性意見與建議發表記者會,計有89點意見與建議,將依113年8月2日行政院防制人口販運及消除種族歧視協調會報通過之管考規劃落實追蹤。
三、結語
將於行政院「消除種族歧視推動小組」督導及協助之下,賡續依ICERD計畫所規劃之面向作業,按其期程逐步落實推動IC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