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 Enter 到主內容區
:::

中華民國內政部移民署全球資訊網

:::

以被害人為中心的保護服務工作模式

  • 發布日期:
  • 發布單位:移民事務組‧販運防制科
  • 資料點閱次數:1250
以被害人為中心的保護服務工作模式   人口販運被害人離鄉背井隻身在台灣,沒有任何支援網絡(甚至連語言溝通都有困難),再加上個別性的問題需求差異頗大,因此,我們建議可以由以下的圖示思考被害人所需要的各種服務,來建立以被害人為中心的保護服務工作模式。
  服務過程中需要特別強調的重點有三:首先,建立跨專業的服務資源網,以解決各面向問題;其次,服務應以「被害人為中心」,尊重案主自決,以維護被害人的權益為優先;最後,強化網絡中的溝通協調與合作,彼此分享資源與資訊,不應由任一專業全然掌握被害人服務的決定權,才能真正的保障被害人人權。
(一)個案管理
評估被害人的需求,協助滿足。
為被害人主張權益。
情緒支持陪伴。
連結資源、發展及強化其社會資源網絡。
(二)通譯需求-尋找合適的通譯
審慎評估被害人語言能力,往往被害人會由於不好意思問,而裝成聽懂他人的意思,應有適當的敏感度,向被害人進一步確認對國語的理解程度。
由於人口販運的議題較為複雜,務必使用經過訓練的通譯。
盡量以同一個被害人同一通譯的原則提供服務。
即使被害人的語言能力佳,足以應付日常生活的溝通,在偵查及審理的過程中,因涉及許多艱深的法律用語,仍應有通譯在場協助,可諮詢法院通譯人才資料庫。
(三)生活與心理需求-安置保護、安全計畫、生活照顧與重建、居留展延、心理支持、心理諮商轉介
安置保護處所的選擇,盡量以遠離人口販運者(集團)活動區域為原則。
評估被害人之安全問題,與被害人討論安全計畫,以協助其維護人身安全。
給予被害人足夠的資訊與心理支持,協助其在台滯留期間的生活,使其進入暫時的穩定狀態。
如有暫時居留的身分問題,需協助辦理居留展延或申請臨時停留 許可(參閱移民法第七章)。
被害人如為非法居留且攜有未成年子女,應協助其子女處理停、居留身份,連結社政單位或入出國及移民署,以適用內政部入出國及移民署的待遣返非法停居留之外來女子育有兒童時之工作標準作業流程。
被害人多呈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為其評估並轉介心理諮商資源,以協助其心理重建及自我肯定,走出創傷的陰霾。
評估被害人之支持系統時,可瞭解被害人是否有宗教團體,或其他屬於同國籍新移民的次團體。
(四)醫療需求-陪同就醫
視被害人身心狀況陪同前往市(公)立醫院急診室求診及驗傷,協助被害人留下證據並緩和被害人之情緒。
若被害人沒有外顯症狀或疾病也應進行健康檢查,以確認被害人的健康情形,以利於後續協助。
被害人有時會有性病、職業性疾病、或其他傳染性疾病篩檢的需求,應協助其檢查或治療。
由於多數被害人需自費就醫,可向公部門、相關單位或請醫院的社工協助申請醫療補助費用。
(五)經濟及就業需求-零用金、經濟補助、就業機會
通常被害人在獲救後均身無分文,有緊急經濟扶助之需求,可協助申請政府部門或相關民間單位經濟補助,例如:特殊境遇婦女急難救助基金,即可提供給未居住於安置保護處所的被害人抒緩其經濟困境。
被害人如有工作就業之需求,應協助其申請聘僱許可(參閱移民法第七章),並協助連結社會資源提供其就業機會,不僅可穩定其情緒,更使其儘速經濟自主。
被害人如持簽證入國之勞工身分來台,其工作的轉換須經就業服務站協助,相關流程請參考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外籍勞工轉換雇主作業流程。
(六)司法需求-法律諮詢、陪同出庭、陪同偵訊、法律扶助
人口販運被害人面臨諸多法律訴訟問題,通常被害人本身也觸犯法律刑責(如偽造文書等),需向被害人說明相關法律規定,並協助其與律師進行法律諮詢及訴訟協助。
被害人對臺灣司法不甚瞭解,容易感到害怕及擔心,尤其面臨人身安全問題,使被害人更感焦慮及恐懼。因此社工員的陪同出庭與偵訊,可協助被害人熟悉出庭流程,瞭解個人權益,並減少被害人單獨面對人口販運者(集團)的威脅感。
視需要向法律扶助基金會申請義務律師協助控告人口販運者(集團),取回人口販運者(集團)積欠或應賠償之金錢。
針對被害人本身因販運過程所觸犯的刑罰與行政罰,就其免責部分與檢察官溝通,主張其不起訴或緩起訴的權益。
被害人如以配偶身分入台,於返鄉前應協助處理其配偶身分,至其戶籍所在地之戶政事務所辦理離婚或婚姻無效的註銷及登記。
(七)安全返國-旅行文件、返國安全評估、與當地民間團體聯繫被害人轉介
被害人通常缺乏身分證件,返國前請移民署專勤隊協助被害人辦理旅行文件。
被害人或其家人可能與人口販運者(集團)熟識,返國前應評估其安全問題,瞭解被害人是否因協助作證,而有生命安全的威脅。同時是否有遭人口販運者(集團)報復與再次受害的可能性。
如經被害人同意,可與被害人原生國的相關民間團體聯繫,轉介被害人以提供其返國後的後續協助,或於抵達時接機並協助轉機返家。
返國前應為被害人實施人權及勞動權益之相關教育,以減少其未來再度遭到剝削的可能性。
回頁首